最新刊期

    2024 64 2

      名家特稿

    • 杨国荣
      2024, 64(2): 1-13.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1
      摘要: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具有总结的意义。以何物存在、如何存在等形而上的问题为关注点,王夫之强调对世界的考察需要联系人自身的存在,由此扬弃对世界的思辨构造。同时,通过将有无之辨转换为隐现、幽明等论题的辨析,王夫之克服了把虚无或虚妄绝对化的趋向。以阐发儒家“诚”的概念为前提,王夫之对虚妄不实的存在规定作了否定。在伦理学上,与“无我”说相对,王夫之肯定了道德主体(“我”)的存在,并将现实的主体视为身与德的统一;“身”表征生命存在,“德”则包含综合的道德品格。与肯定自我相关,王夫之反对人的物化,并肯定了合乎普遍规范的人格境界。在肯定新民的同时,王夫之又注重如何使普遍之理与特定的行为情境结合的问题。通过辨析理欲,王夫之既确认了普遍规范的制约,也关注于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认识论上,王夫之首先对能与所的统一作了肯定,并将形、神、物三者的交互作用视为知觉发生的现实根据。通过考察格物致知,王夫之分梳了感性与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肯定了二者的动态统一。除了以上方面,王夫之在哲学上的思考还包含丰富内容,其考察所及,既关乎事、理、势的关系和性命之辨,也涉及对传统的心、性、情等问题的理解,相关论述围绕中国哲学的论域,从更广的层面展现了对古典哲学的反思与超越。  
      关键词:形上学;伦理学;认识论;古典哲学   
      59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7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王小盾
      2024, 64(2): 14-29.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2
      摘要:文学与音乐有亲缘关系和表里关系。前者即文学和音乐共处一体,文学以音乐为其本来形态;后者即音乐运载文学,两者互为形式与内容。这些关系在两者起源过程中即已建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音乐理论是其书面表达,从发展线索看,主要经历了从两者共处到两者分立的过程。由于共处,故两者在概念、思想、研究对象、书写者、书写方式上都有交叉;由于分立,故两者的发展不甚平衡,彼此矛盾,相互作用。对这种复杂关系进行探讨,有必要在以下三方面深入,以便形成科学体系:其一,结合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和考古学的方法,揭示文学理论与音乐理论作为符号的产生过程,以探究其文化基因;其二,采用包括文献学、考据学、年代学在内的历史研究法,兼顾实践和理论、动机和效果、载体和内容,考察此关系的演化过程,以建立立体认识;其三,扩大学术视野,利用中国各民族的和见于东亚各国的古代文论、乐论资料,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为中国文学研究、音乐研究建立新边界。  
      关键词:文学理论;音乐理论;历史关系;研究法   
      26
      |
      5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消费经济动能

    • 臧旭恒,姚健
      2024, 64(2): 30-42.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3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理论源头、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作用机制和政策空间等多方面阐释了如何理解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布阿吉尔贝尔关于消费不足的表述,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消费的论述。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表现为居民消费规模庞大、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不断涌现以及消费环境逐步完善等。从家庭经济和人口特征、城镇化、制度、供需关系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等角度分析了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的机制。最后,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融合的角度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供需适配性、把握引领新消费发展等。  
      关键词:消费;经济发展;理论渊源;理论基础;作用机制   
      24
      |
      1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杨继生,黎娇龙
      2024, 64(2): 43-54.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4
      摘要:供需结构不匹配是居民消费不振和内循环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Hsiao等(2012)处置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个体因素,通过对消费市场层级的界定和划分,测度中国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的错配度及其对应时点,模拟供需匹配情形下中国居民消费的潜在路径。研究表明:中国消费市场供需结构开始出现明显错配的时点是2006年前后。2007年以来,居民实际消费比潜在消费平均低约20%,即匹配供需结构可以给中国居民消费带来约20%的提升空间。国际对比分析表明,制造业品牌培育是匹配居民消费需求、提升经济长期增长空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居民消费;供需错配;潜在消费   
      22
      |
      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6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周先波,吴英明
      2024, 64(2): 55-66.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5
      摘要:中国流动人口消费低迷的问题由来已久。理解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是改善中国消费不足、减少消费不平等的关键,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研究流动人口内部、城镇人口内部以及两者间的消费联系。结果表明,城镇人口内部高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有显著的消费涓滴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流动人口内部不明显;不过,城镇人口的消费增加对流动人口的消费具有虹吸效应。虹吸效应的机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缩减会降低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和减少消费;同时,地位追赶动机促使流动人口积累财富,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虹吸效应的发现意味市场难以自发改善城—流人口间的消费不平等状况。为实现共同富裕及高质量发展,政府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在逐利的动机下自行运转。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镇人口;涓滴消费;虹吸消费   
      21
      |
      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学术争鸣

    • 赵义山
      2024, 64(2): 67-76.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6
      摘要:对古代小说中存在的诗词曲赋等韵文作品,学界或谓“羼入”“融入”“插入”等,如站在诗词等韵文立场,应以称“寄生”为妥。“寄生”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文学史依据,还有文体学和传播学依据。提出这一概念,可使辑录于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有一个较为科学的专名,这对研究相关文体和分析相关问题带来方便。个别学者对“寄生”概念的质疑,主要缘于对古代小说基本语体构成以及小说文体散韵结合的发展历史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也未能从文体构成和传播特征等方面作深入考察,更缺乏对这类作品艺术特征、文化意蕴和文献价值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寄生诗词;寄生词曲;古代词曲;古代小说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2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鲁迅研究

    • 孙尧天
      2024, 64(2): 77-86.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7
      摘要:鲁迅“五四”前后诸多论述围绕家庭问题展开。根据生物进化原理,他提出“幼者本位”,要求父母建立义务、利他乃至牺牲自我的道德。这种思路既呼应了“五四”时代浪潮,又展现出特殊的精神气质。以往研究多关注鲁迅与周作人、白桦派作家有岛武郎的相通之处,忽略了其有关家庭伦理改革表述中的主体性意识,导致难以对“爱”“牺牲”等关键概念的内在原理之异同展开更加深入的辨析。尽管都呼吁对幼者的“爱”,但他们对“牺牲”均提出相应的保留意见,从而缺乏鲁迅论述中的张力。鲁迅的思路包含更多切身复杂体会,并由此进一步彰显了“五四”家庭改革的可能与限度。鲁迅的坚持既与其对自身的历史定位有关,也使得他对进化的表述同时渗透着悲哀之感,而1920年代多次被背叛的经历更导致鲁迅对进化的信仰陷入低谷。  
      关键词:“五四”;鲁迅;家庭伦理;牺牲;爱;进化   
      22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6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巫小黎
      2024, 64(2): 87-95.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8
      摘要:鲁迅论域中“上海文艺”“海派文学”与“清末文坛”可以共享一个“文学市场化”逻辑,溯其源头在《申报》。《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用文学化笔法、诗性语言写成的近世六十年微型文化史,是滥觞于《申报》的中国文学市场化历史演进的学术观察与思考。若从文学传播的维度考察,《申报》首开中国报刊文学之先河,赋予中国文学公共性与社会性。个人创作登上报纸意味着文学进入大众传播时代。货币稿酬制诞生后,文学市场化迅速成熟,无缘仕途的文人士子转型为现代职业作家,读书人的身份和角色由此发生深刻变化。职业写手的卖文几乎与卖艺/卖手工产品无异,不过是谋生手段而已。欲以文学改造国民精神状态的鲁迅,对为钱而写的“小说家”表示轻蔑,杂文《上海文艺之一瞥》是其对文学市场化、写作职业化、小说家商人化的思想清理与历史审视。  
      关键词:《申报》;文学市场化;历史演进;《上海文艺之一瞥》;写作职业化   
      12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文艺美学研究

    • 朱海坤
      2024, 64(2): 96-104.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09
      摘要:方法论与本体论是西方现代阐释学互相对立的两种理论形态。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在学理层面揭开了它们之间的深刻矛盾。首先,在意义旨归上,方法论阐释学主张意义的先在性,追求理解的同一性;本体论阐释学强调意义的生产性,肯定理解的差异性。其次,在本体论上,方法论阐释学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本体论为基础,而哲学阐释学以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为前提,主张理解即存在。再次,在价值论上,方法论阐释学秉持价值优先原则,而伽达默尔坚守事实理性,面临价值相对主义的问题。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为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路径选择和学理奠基提供了必要参考。中国阐释学应当以方法论为主,强化价值论维度,从民族文化传统中确立其学理根据,化解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冲突,避免因激进历史主义而造成价值虚无主义。  
      关键词: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方法论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中国阐释学   
      13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王威廉
      2024, 64(2): 105-113.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0
      摘要:“文化书写”是指小说对一个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形态进行呈现,在许多小说中体现为对民俗风情的展示,这种传统书写往往将文化表现为一种恒定的状态,而忽视了文化在时代、生活中的变迁,尤其会低估个体对置身其中的文化的能动性乃至反向塑形能力。这容易令人把“文化”理解为一种教条化的知识结论,但事实上文化跟人的命运具有不可分割性。“书写文化”就是对写作者精神主体自觉的强调,让写作结合个体的生命体验,反思自我置身其中的文化模式,把地方性经验置放到全人类的视野中去考量与思辨,这样才更能“深描”出文化的内质。由此,小说可以被看成是生命主体借助虚构去介入社会文化的一种精神实践,这种实践让文化获得生机并不断生成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书写;书写文化;小说诗学;文学人类学   
      10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1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王天乐
      2024, 64(2): 114-123.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1
      摘要:20世纪以来,艺术史学界对于中国画的光影问题争论不休。作为中国审美文化中的重要范畴,“光影”有其自身的哲学逻辑与实践理路。回溯中国传统哲学审美中的光影意识,光影运用在汉魏之际就已出现,说明光影并未从中国传统艺术实践中脱离,那种认为中国古时对光影认知具有局限性的观点乃是不知之论。在阴阳气论的动态美学观照下,物的影迹难以追踪,中国画家开始有意规避具体物影和光影对立,重在把握光影内在的明暗结构与阴阳义理。氤氲之“气”继而成为物象光影显现的一种妙察方式,光影被抽象为黑白、阴阳与明暗的视觉结构,体现出虚实有无的哲学思辨。在宋元以后的绘画中,光影成为制造古典诗意幻境的契机,也构成了中国传统视觉秩序、哲学思辨与空间想象。  
      关键词:光影;明暗;中国画;视觉;阴阳   
      15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2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历史研究

    • 叶磊
      2024, 64(2): 124-134.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2
      摘要:自1917年起,日本政府用与日元挂钩的朝鲜银行金票为工具,积极推行“满洲金本位化”政策。金票受到东北地区银本位货币经济圈的排斥,出现过剩与贬值。大连商人、日本贸易商、日资汇兑银行、上海的对日汇款者等以上海为中心买卖金票,针对金票与日元的差价进行套利,使大连、上海、日本三地间形成与贸易决算关系不符的资金“逆流”现象。伴随着资金“逆流”,日本与大连贸易的决算资金迂回上海间接汇兑,上海长期扮演着东北地区与日本贸易汇兑的媒介角色。  
      关键词:朝鲜银行;申汇;日元圈;金本位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丁亮
      2024, 64(2): 135-145.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3
      摘要:明初杂役包括官厅差役和驿递夫役在内,普遍采用“配户当差”的佥派办法。人户一旦佥点应当某种杂役便成为杂役户,固定地在一个地点长期服役,直至消乏佥替。但“配户当差”制在永乐以后出现弊端,主要是皂隶等官厅杂役凭借特权寻租,而驿递夫役负担较重,均长期不得佥替。永宣以后,一部分徭役改为每年轮充,开启了均徭法改革的历程。据新发现的“试行黄册”史料可知,明代里甲中存在较多的虚拟户和“带管畸零户”,且国家规定的点差标准很高,杂役基本要人户朋充服役。因此官府在确定所需杂役的数量以后,必须通过里甲组织的协调才能完成杂役户的佥点。但考虑到里甲内部的实际应役户数不多且徭役的附带财政责任不重的情况,里甲制与“配户当差”制之间并不发生冲突。  
      关键词:明初;杂泛差役;派征机制;配户当差;里甲制   
      19
      |
      6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胡斌
      2024, 64(2): 146-155.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4
      摘要:历代史家多以宋孝宗之“孝”仅指孝事高宗,这一意识限制了孝宗践行“恢复”之志。而根据宋孝宗及部分士大夫对于“孝”的阐释,孝宗之“孝”呈现为“事亲”与“继志”、奉养高宗与效法太祖诸多层面交错联结的复杂图景。他们的阐释扭曲了高宗主张维持和议的本意,强调孝宗只有效法太祖创业,才是继承高宗之志、完成高宗未竟功业的“大孝”。不过,孝宗与这些士大夫却因“恢复”意识的不同,分别提出两种相异的践行“继志之孝”的行动方案:孝宗强调“恢复”即是要立行北伐,多述太祖尚武习劳的故事,并认为“恢复”须审时度势,不必尽循太祖故事;士大夫则强调谋求“恢复”重在整军备战以及革除军政时弊,所述太祖故事多为强调关防制衡的“维持之具”,并认为“太祖创业故事”寓含整军备战的一切良法。  
      关键词:宋孝宗;宋太祖;宋高宗;“恢复”;祖宗之法   
      15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史宏飞
      2024, 64(2): 156-167.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5
      摘要:冷战时期,科学家组织曾对美国核政策形成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著名科学家利奥·西拉德创建的宜居世界委员会,通过募集捐款,支持与宜居世界委员会观点一致的人参与议员席位竞选,从而影响美国国会有关核政策议题的走向。在美国朝野关于“多边核力量”的讨论中,宜居世界委员会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成为美国终止“多边核力量”的因素之一。虽然该组织在成立初期受到美国冷战政治气氛的制约,但仍然发展为对美国核政策相关议题具有影响力的特殊政治力量。  
      关键词:利奥·西拉德;宜居世界委员会;多边核力量;冷战政治   
      17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2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宋明理学研究

    • 郑泽绵
      2024, 64(2): 168-177.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6
      摘要:禅宗的“求索悖论”是二程与苏轼都面对的问题意识之一。禅宗为了规避“求索悖论”而诉诸“无事”。在北宋禅宗批评“无事禅”的同时,二程与苏轼既警惕“无事”,又规避“求索”,在其间寻找中道。苏轼与程颐同时提出了“有主”的工夫论。宋明理学的思想起点是肯定世界。从“肯定世界”到“信任直觉”,仍需思想的飞跃。程颢《识仁篇》的“存久自明”与苏轼《东坡易传》的“无心而信”的洞见在于:由“物我两忘”论证“信任直觉”的必要性。苏轼通过“无心”“身体意识的统一性”和“整体主义的感知”去论证“对身体整体协调性的信任”,并结合其艺术经验,提出“无心而一,一而信”。此说回应了北宋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两个弊端。从苏轼工夫论中可以提炼出“先行信任”与“精微的道德直觉”两个新概念,以区别于现当代伦理学常探讨的“底线道德直觉”。  
      关键词:程颢;程颐;苏轼;工夫论;无心;求索悖论   
      12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李春颖
      2024, 64(2): 178-185.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7
      摘要:德福统一是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信念。德福实际上构成一组主客关系:主体德性修养与现实境遇。如何在主体与客境之间的鸿沟中构建联结,是德福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伦理学问题。宋代理学家张九成探讨了德福关系的多种路径:首先,承认天命外在,斩断主客联系,从主体精神境界上挺立德性价值;其次,以德福统一为正理,用侥幸解释歧出的偶然事件;最后,以气论为基础,从天地视域重新审视德福关系。德性与福报在一气流行中获得内在关联,主体的德与福通过融入天地整体而获得一致性,这体现出儒家极具特色的主客关系。  
      关键词:德福统一;德性;天命;万物一体   
      8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日]藤井 伦明
      2024, 64(2): 186-197.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8
      摘要:历来学界对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理解并不一致。有“认识论”脉络的诠释,也有“心性论”脉络的诠释。在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格物”的第一阶段是以外在事物为对象而究明“所当然之则”的工夫,所以确实可以从“认识论”脉络解读它;但到了究明“所以然之故”的第二阶段,外物之理与内心之理相通,“格物”成为“知性”,因此无法单纯地将它规定为现代认识论脉络的“求知”活动。关于“致知”,其工夫的对象、舞台不是外在物理,而是内在心理,因此无法从认识论脉络解读它。朱熹所理解的“知”是人心先天具有的本体之性(理)展现为作用之情的灵妙机能,换言之,即“明德”或“良知”。因此,关于“知”的基本意涵以及“知至”的境界,可以说朱熹与阳明的理解是一致的。吾人不能轻易地将朱熹脉络的“格物致知”与阳明脉络的“致良知”视为完全对立、矛盾的工夫。  
      关键词: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认识论;知识;心性论;理   
      13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2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 龚晓康
      2024, 64(2): 198-206.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4.02.019
      摘要:朱熹就“物”而言理气关系,“理”为形而上的“生物之本”,“气”为形而下的“生物之具”。这种形上与形下的二分带来诸多理论上的困难:其一,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理气先后问题均难以得到圆满的阐明;其二,基于气禀而言善恶的分化,将导致气可以违理或气不能违理的两难;其三,气禀既为先天者,则变化气质的工夫难有入手处。王阳明则谓理、气为“心”之不同面向,“气”为本心之流行,“理”为流行之条理,两者实为一元之关系。此说能有效应对朱子学说的困难:理、气只是本心流行的不同向度,并不存在先后的问题;善恶不是源于先天“气禀”,而是出于后天“意气”,违于理者乃是意气中的私欲执着;“变化气质”并非是要改变先天的气禀,而是要破除后天的习气障蔽,是为“客气消而天理行”。王阳明基于心而统合理气,超越了理气的二元对待,并赋予其工夫论义蕴,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阳明心学;理;气;变化气质   
      14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7203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7

      其他

    • 2024, 64(2): 207-208.
        
      10
      |
      0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0356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