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列表页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次索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次索引
发布时间:2018-01-0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次索引

 

□“民国史与文学史”专题研讨[栏目主持人:李 怡]
在民国历史中重新发现现代文学
——专题解说李 怡(1)
鲁迅与民国,问题与原点
——兼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生产能力贾振勇(1)
训政理念下的革命文学
——南京《中央日报》(1929—1930)文艺副刊之考察张武军(1)
从汪蒋之争到“回答托派”:茅盾对《子夜》主题的改写妥佳宁(1)
民国城市书写:《丹凤街》与南京袁 昊(1)

□大学与近代中国[栏目主持人:桑 兵]
分裂的校园:1920—1927年东南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牛 力(1)
私立大学校长的政界人脉
——以张寿镛执掌光华大学为中心韩 戍(1)

□中国文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吴承学]
“拟作传统”与“文学缺席”
——郤正《释讥》的文体考察与文学史定位孙少华(2)
作为文体的风景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风景之发现”之前的叙景中里见敬(2)
文体研究视野里 “中篇小说”概念的形成王晓冬(2)
论先秦文体的同体异名与异体同名现象李冠兰(4)
唐代古文家纪行赋探微丁 涵(4)
时与变:晚清民国文学史上的诗钟潘静如(4)

□宋史研究专栏[栏目主持人:曹家启]
熙丰变法前后王安石形象的变化及其意蕴范立舟(2)
“天”与晚宋政治
——释宋理宗御制《敬天图》方诚峰(2)
三苏《南行集》所见宋代士大夫的行旅活动与旅行书写吴雅婷(2)

□宗教与文明研究[栏目主持人:王 丁]
丝绸之路上的疑似吐蕃佛塔基址
——青海都兰考肖图遗址性质刍议仝 涛(2)
摩尼教符咒从波斯到阿拉伯和中国福建的流传尤小羽(2)
五音姓利与北朝隋唐的葬埋择吉探微吴 羽(2)
新教传教士与19世纪汉语圣经诠释的开端曹 坚(2)
粟特语摩尼教文献中所见10至11世纪的粟特与高昌关系吉田豊(5)
滇茶销藏陆海通道的兴起及其背景刘志扬(5)
钱锺书的佛典笔记及其修辞比较研究张 治(5)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栏目主持人:陈伟武]
古文字构形探究两则李春桃(3)
金文嘏辞中的易、害(割)释读补议任家贤(3)
西周金文文例“取△若干锊”试探邓佩玲(3)

□现象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倪梁康]
胡塞尔与舍勒:交互人格经验的直接性与间接性问题倪梁康(3)
身体的躯体化如何可能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郑辟瑞(3)
具身性与交互主体性罗志达(3)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栏目主持人:桑 兵]
教育改革下的旧学命运:晚清中央教育会的废经朱 贞(4)
虚实互用:洋务运动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余 露(4)
历史分期观念与“中国近世史”的生成向鸿波(4)

□“当代中国国学学科建设”笔谈[主持人:李清良]
古典学知识与民族精神的双重建构
——当代中国国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朱汉民(5) 
国学学科所面对的知识状况与体制困境景海峰(5) 
作为一个学科的“国学”陈少明(5) 
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吴根友(5) 
国学学科化趋势前瞻梁 枢(5) 
国学与中国之道李清良(5)

□“空间经济学研究”专题研讨[主持人:梁 琦]
产业空间组织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梁 琦,周 杰,王如玉(5)
城市集聚密度与环境污染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何文举(5)
地形和交通条件约束下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改进及应用
——以山东省为例董 春,梁双陆,刘纪平,张 玉(5)

□经典与解释[栏目主持人:陈少明]
朱子思想中的“理气强弱”赵金刚(6)
圣人年谱:立志与成圣
——王阳明与季本《论语》“志于学”章辨释郭 亮(6)

□“创新与深化改革”专题研讨 [主持人:李胜兰]
药品集团采购组织的市场竞争效应
——基于我国GPO试点的理论分析叶光亮,程 龙(6)
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时变分析陈浪南,王升泉,王恒泰(6)
媒体报道与股票收益邵志浩,才国伟(6)

□文学
“周诰殷盘”是如何炼成的陈桐生(1)
试论孔子的艺术观王齐洲(1)
《香囊记》作者、创作年代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影响黄仕忠(1)
晚清岭南官场演剧及禁戏
——以《杜凤治日记》为中心陈志勇(1)
民国时期美狄亚形象的译介及其人文意涵的揭示卢铭君(2)
由“普夏之争”论普实克文学研究的科学化路径及其理论价值刘 云(2)
论先秦“四言”
——以《左传》为中心过常宝,张少辉(3)
《三国演义》中的赋学史料及其与小说之关联问题王思豪(3)
《西厢记》莺莺像题诗的讹传与误读吴 真(3)
经古学与19世纪书院骈文的发展陈曙雯(3)
龠—管—律:远古乐律与天道张 法(3)
作为“开端”和“起源”的《故乡》卢建红(3)
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和解
——论刘绮芬诗歌的自我治疗写作区 鉷,胡 敏(3)
唐五代词中的“屏山”意象考论王卫星(4)
王夫之与“唐无五言古诗”说胡玉兰(4)
世俗与神圣
——《麦克白》剧中的时间肖 剑(4)
《秋兴八首》之形式美发微俞 宁(5)
刘禹锡集纪文的文学史料价值吴夏平(5)
杨维桢与“玉山雅集”的诗书画情缘张 毅(5)
论元代采诗的新变史洪权(5)
论朝鲜王朝学者金正喜的诗学宗尚詹杭伦(5)
作为畅销书的《子夜》与1930年代的读者趣味葛 飞(5)
谈谈《吕氏春秋》“十二纪”之 “三秋”思想
——兼论杂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确立汪春泓(6)
《与嵇茂齐书》非吕安作辨及辨之方法问题
——《文选》所录骈文名篇作者考辨之二力 之(6)
东洋文库藏本《举业瑶函》与“二三场”陈维昭(6)
敷衍“国家身体”:梁启超与“生病的中国”形象之散布刘婉明(6) 
京海合流的先锋派:1930年代的章衣萍陈 啸(6)
杨子荣之“忠勇智”考张 均(6)

□语言
存在句动后什么时侯可以是旧信息刘街生(6)

□史学
汉晋道教定期斋戒与佛教布萨制度关系论考王承文(1)
谢惠连《雪赋》探微
——兼论元嘉相王专权及与谢灵运罹罪之关系洪绵绵(3)
清季许同莘的学法、修律与法学理路李欣荣(3)
民国时期特种营业税的征收及其影响柯伟明(3)
历史书写与历史事实:宋金和战与韩侂胄之死李 超(4)
北京大学与新文化运动桑 兵(5)
谭嗣同对“康学”的接受与宣传贾小叶(5)
惩戒意愿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及激进化周立红(5)
明代中后期兵制与阳山杀手的土著化吴 滔(6)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孙、段政争中的赣局问题孙宏云(6)

□哲学
性即气:略论汉代儒家人性之内涵沈顺福(1)
论朱子仁学思想吴 震(1)
王阳明龙冈书院讲学考论陆永胜(1)
再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
——以五行畴和皇极畴为中心丁四新(2)
从“或作”“气作”到“自作为事”
——楚简《恒先》中“作”的意蕴探析叶树勋(2)
初唐的数学与礼学
——以诸家对《礼记·投壶》的注疏为例朱一文(2)
井上圆了与蔡元培的妖怪学
——近代中日的启蒙与反启蒙廖钦彬(2)
正义与真理
——柏拉图《理想国》的问题、方法和思路谢文郁(2)
为经验想象正名
——利科想象学说的一次重构黄 旺(2)
亲亲“何以”“为大”?
——对“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一种现象学—生存论的阐释朱 刚(4)
生意人,或圣徒?
——宋以前儒家对医生的看法及佛教影响下的转变潘大为(4)
王畿重刻南大吉本《传习录》与南本相关问题任文利(4)
庄子对孔子的消化:以中国思想的轴心奠基为视域陈 赟(6)
楚简《尊德义》与孔门教化政治观宋立林(6)
《黄帝李法》与秦汉军事国家李若晖(6)

□人类学
流动的神明:南海渔民的海神兄弟公信仰王利兵(6)

□政治学 行政管理学
科层抑或市场?
——社会服务项目制下的政府行动策略陈天祥,贾晶晶(3)
雅尔塔体制与旧金山体制关系的再思考
——以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领土主权争端为中心钮维敢(3)
基于多侧面Rasch模型分析的公文筐测评研究吕智宇,孙海法(3)
费用角逐、消费者赋权与合作治理
——政医患三方博弈的生成、演化和解调郭小聪,吴文强(4)
“大池方案”还是“小池方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探呙玉红,彭浩然(4)
中国非正式政治的研究:视角与争鸣王 清(4)
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发展与述评朱亚鹏,李斯旸(5) 
腐败的测量与识别朱 琳(5)

□法学
基层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检视与修正
——以法官量刑思维的转变为视角严剑飞,陈思佳(3)
上市公司双层股权结构:创新与监管高 菲,周林彬(3)
欧盟“航空减排指令”及中国的应对之道
——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为视角易在成(4)
论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扩展适用
——回归以市场为中心的判定路径谢 琳(4)

□经济学 管理学
可变调整成本与劳动力流动的状态依赖田凤平,周先波,杨 科(1)
创业过程视角下创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徐骏辉,赵兴庐,张建琦(1)
产业集聚、FDI溢出及其互动对企业创新升级的作用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汪建成(1)
技术进步、成本结构与农业经营方式变迁谢 琳,罗必良(1)
服务一线员工创新行为:企业互动导向和顾客价值共创的驱动作用谢礼珊,赵强生,关新华(2)
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形象的国家战略王海忠,李骅熹(3)
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分类治理研究魏明海,蔡贵龙,柳建华(4)
资源拼凑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吴 亮,刘 衡(4)
中国的健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申曙光,郑倩昀(6)
0